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hg4123

足球俱乐部政策*=*足球俱乐部准入

2024-09-01 21:07:22 足球推荐 寿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俱乐部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足球俱乐部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足协新政,严格规范职业球队名称?

关于规范中超俱乐部名称的要求,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三条中就明确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创造条件,引导一批优秀俱乐部相对稳定在足球基础好、足球发展代表性和示范性强的城市,避免俱乐部随投资者变更而在城市间频繁迁转、缺乏稳定依托的现象,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同时,《方案》还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打造百年俱乐部。

足球俱乐部政策*=*足球俱乐部准入

到了2016年底,中国足协又颁布了新制定的《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足球俱乐部转让规定》,其中明确提到了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因转让而变更俱乐部名称及简称的,应当符合《中国足协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规范》以及国际足联、亚足联关于俱乐部名称的要求。”

可见,“中超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或中性化”的议题,其实是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年的联赛还未结束,足协就心急火燎地展望明年、更加严格地规范俱乐部改名了——到了明年,国家层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已经面世3年,你们中超俱乐部要是还挂着一堆赞助商的名字,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

所谓的名称“中性化”,实质就是俱乐部的“去资本化”和“属地化”,让足球回归与运动的本质,减少被资本异化或绑架的危险,而更加突出俱乐部的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球迷们耳熟能详的欧美豪门,皇马、巴萨、曼联、米兰……莫不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地标级”符号,其本身存在的意义,早已经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哪怕奥迪、雪佛兰、Bwin给的赞助费再多,他们的名字也只能出现在球衣广告上,而绝不会跟在俱乐部名字的后面。

当然,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是跟一个国家和地区足球发展的历史和积淀有关。欧洲五大联赛的球队,多是百年老店或者几十年的招牌,这些俱乐部诞生之时,往往都是这个地区有着相同背景或属性的球迷们自发组合而成。资本的赞助,却是最近二三十年才逐渐成为气候。其时,不论是俱乐部、球迷、媒体还是赞助商,都早已认可了“俱乐部是城市代表的公益属性”这一概念,既无欲望也无必要,在俱乐部名称之后加上赞助商的名字。

而中超则不然。中国足球职业化始于1994年,至今尚未而立。甲A伊始,筚路蓝缕,全靠各家金主的“施舍”,这些俱乐部才能在职业化的道路上顺利前行。而赞助商的要求也很单纯和明确——就是要出名。毕竟,有了知名度,其他一切才有可能。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的职业俱乐部名称跟“金主爸爸”密不可分的现状。同理,跟中超发展类似的近邻J联赛和K联赛,其俱乐部名称中都是带着赞助商的名字。

有媒体统计过,本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全年的总投入在120亿至180亿,单从首支角度讲,每家俱乐部都是严重亏损,冠名费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中超16队中,除了天津泰达(天津亿利)、辽宁宏运(辽宁沈阳开新)等少数球队之外,绝大多数球队的冠名商都来自于母企业。所以,球队不再出现冠名商的名字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按照专家们的观点,不管投资方是谁,中性名称永不过时,“实现名称中性之后,不管俱乐部的投资商如何变迁,俱乐部和球队都不会再有颠沛流离的恐惧感,才会真正出现‘爱上一支队就是爱上一座城’的感觉。”

这话说着简单,但对于现阶段的中超俱乐部来讲,名称“中性化”还要面对两大现实问题——

1.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不允许赞助商直接冠名球队之际,这些皆以“出名求利”为目的的大金主们,对于足球的热情会不会大打折扣?

2.符合社会属性的“中性化”名字怎么起?会不会以后的中超积分榜上,放眼望去,都是北京FC、上海FC、南京FC的名字?抑或是是北京城队、北京联队、广州城队、广州联队?

规范俱乐部名称、逐步走向中性,这是成熟联赛的必由之路。中国足协初定方案是今后允许俱乐部更改名称一次,但是更改后的名称必须是中性。

这是百年俱乐部的要求,也是俱乐部属地化的象征。所谓的中性名称,一般情况下都会带有一座城市的符号,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投资方是谁,中性名称永不过时。实现名称中性之后,不管俱乐部的投资商如何变迁,俱乐部和球队都不会再有颠沛流离的恐惧感,才会真正出现“爱上一支队就是爱上一座城”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把一家俱乐部永远留在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实际上2015年以来,中国足协已经推出了禁止跨注册协会转让的政策,大家最终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为实现中性名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同时需要所有投资商转变搞职业足球俱乐部就是做广告的观念,要意识到搞职业足球俱乐部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的投资,是承担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以传递足球的真正价值。当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后,在规范俱乐部名称上就将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2、官方文件中的队名不再出现具体的企业名称。

一旦确定实施俱乐部中性名称,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官方文件中就不会再出现俱乐部的球队冠名商名字。中国将有可能出现类似拜仁、皇马、巴萨、尤文图斯等欧陆豪强一样的“百年老店”!

改中性名称有人担心冠名企业利益怎么证?这也容易!现在是全媒体时代,只要有足够的曝光率,无论是俱乐部还是队伍的名称是中性,绝不会影响到企业形象和价值的传播。

规范是必要的,但最主要是要适合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踢球,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自己心中的主队,例如恒大,国安,鲁能等等。怎样才算是规范不能盲目下决定,足球需要传承,需要底蕴。为什么现在一说起恒大的七连冠老球迷就会想起以前的大连万达而不是大连,个人认为健康的保持一个球队的文化才是最主要的。

谢题主邀。这个足协新政若实行,必然会对整个中超联赛的发展起到正面推动的作用,综观世界足坛主流联赛,已经很少用球队冠名的方式去扩大母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代表的是俱乐部本身、当地球迷和政府已经主观感情上认可了该球队在该城市的地位,并且确立了主队的定位,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主队的方方面面去了解去关注,包括背后的赞助金主以及金主所运营的产品和品牌等等!我国的职业足球发展起步较晚,才二十多年而已,而且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也是同歩,造就了大批的企业崛起,企业家为扩大企业的生意规模而借助超高关注度的足球平台进行品牌营销宣传而陆续成立俱乐部,也是很好地实现了广告推广的目的。不过客观地看二十多年的国内足坛,很多企业就是为了做个短期广告而接手球队,达到目的之后又找各种理由退出,所以大家看到的事实就是很多球队不断被变卖更改球队冠名,不断地各地迁移,这部分金主并非真心实意因喜爱中国足球而去投资,纯粹为了母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利用足球价值而已!中超联赛这么多球队,除了极个别俱乐部(如河南建业)的冠名从一而终外,绝大部分都是频繁更换就是明证,可能说得难听但这是事实!如果有新政规范职业球队名称,既笼络了当地球迷的地域感情,又可以大浪淘沙筛选出真正热爱足球的金主(他们不会刻意去利用足球价值),那么就会回归到纯粹的足球比赛当中,对于打造百年球队是好事。

其实足协管的有点多了、尤其在中国足球没有完全走向良性循环的时候应该继续探索,或是学习国外足球先进国家的对俱乐部的管理。俱乐部繁改名不是坏事说明关心、热爱、参与足球的人和企业多了,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看待足协官方公布联赛新政细则:入籍球员最多一人;限薪包括签字费?

简单梳理这次明确的重要规定:

一队只能有一个入籍球员算作非外援,且该外援必须至少满足直系三代有人出生在中国、入籍满五年或成为国家队员这三项中的一项;

中国球员顶薪为税前1000万元,国家队员则是1200万元,涵盖除奖金和代言外的所有费用;

外籍球员顶薪为税后300万欧元(23,450,931.96元),同样涵盖奖金和代言外的所有费用;

球员、俱乐部或所属公司不得与代言商有关联,代言费由足协或专业机构仲裁;

新规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接地气,限薪的大势不得不顺应,国内球员挣大钱只能出国门,以后外援基本也只能选水平与实力基本匹配,实用最好,便宜最重要,与国内球员没有档次拉开太大,竞争促进提升。

但问题同样明显,高水平或者说超水平球员的中超之路基本堵死,在这份合同结束后,目前的大牌应该都不会在了(上港也在传胡尔克的租借,可以缓解薪水压力),随之而来的观赏性和上座率有待检验。还有,球队不能变相补差价,入籍的吸引力不可能靠“爱国”,入籍球员的主动性和实力难以保证。

而且投入步步紧缩,带来对球队整体建设的节衣缩食,以前可以靠集团之力短期内塑成的超级强队基本不太可能,而步步为营的经营方式,对于需要持续投入提振市场的足球,消极因素还是存在,因此中超实力能不能借此真的起来,任重而道远。

足协发布俱乐部准入规程调整通知,哪家俱乐部最占据优势?

2019新的一年,中国足协爆出关于增加和调整《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部门内容的通知,主要内容为:2020年申请中超准入的球队必须要有女足队伍,2019赛季开始中超报名名单中要有2名本俱乐部青训培养的U21球员,同时鼓励俱乐部与国外俱乐部合作设立国际青训基地,各俱乐部要建立基层党团组织等。

这些政策对于大多数中超俱乐部来说,难度都不小,有些俱乐部可能措手不及。尤其对靠短时间内豪掷重金赢得短期效应的俱乐部来说,女足和青训更是毫无底子,这也说明了足协发布这些政策的导向:杜绝靠足球投机的一切行为,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足球的每一项工作。

我们仔细翻看了细则,发现有一家中超俱乐部的布局其实早已符合政策,体现了非常高的前瞻性与专业性,这家俱乐部就是江苏苏宁。

首先在女足方面,苏宁在2016年就接手了江苏女足,并更名为江苏苏宁女足。收购之后,苏宁集团对女足进行了大手笔投入,世界级名帅、外援纷至沓来,苏宁女足从当年的保级状态一举成为女足赛场实力最为雄厚的球队之一。刚刚结束的2018赛季,苏宁女足连夺锦标赛和足协杯两项全国冠军,并培养出多名国脚。女足这一项,苏宁可谓是毫无压力,比足协政策要早走了至少4年时间。

在青训体系建设方面,苏宁已经建立起U12-U19七级职业梯队。在自主培养的U21球员层面,苏宁拥有一大批后起之秀等待上位,别说是两名球员,就是10名球员,苏宁也完成可以拿得出。97-98一代代表苏宁预备队提前两轮夺得预备队联赛冠军,99-00一代夺得足协杯冠军,苏宁可谓是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说到国际青训基地,不要忘记苏宁拥有国际米兰的资源,苏宁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三家球队的大俱乐部,国际米兰、江苏苏宁易购队、江苏苏宁女足,所以说国际青训基地这事儿很简单,因为整个国米都是苏宁的。现在的苏宁梯队中,也已经有了众多来自国米青训教练,这些外教给苏宁青训带来了欧洲先进的青训理念和训练方式。

在基层党团组织方面,苏宁内部其实有苏宁体育党支部,这里面就包括球队人员,据说党支部已经举办过多期爱国主义活动,例如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读书会等。

显然,苏宁集团进军足球产业后,在诸多方面的深耕布局显得非常踏实和稳重,这是中国足坛的幸事,也有利于中国足球健康长远的发展。

不知不觉,足协新政又成了大家谈论的热点,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其实足协应该主要抓青训,不应该过多的插手联赛,更不应该年年出新政。

但是,足协对外援限薪300万欧元,还是有必要的,薪水太高,引进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大牌外援,来中国后很多球员达不到预期的水平。例如:特维斯、J马、阿瑙托维奇等,薪水和水平严重不符,成了俱乐部最大的负担。

限薪后,外援就会趋于年轻化,拼劲梗足,还能和国内球员配合,更容易管理,也能大大减轻俱乐部负担。所以,外援限薪还是有必要的!

谢邀,目前对这些议论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足协对中国足球的历史和现状,应该是清楚的,因此只要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以平常心态,正常地去抓好足球的日常工作,就行了,近期不可能有多大的有效举措,更不可能有涣然一新的改变,还是不急不燥,循序惭进,足踏实地的开展工作为好,切忌病急乱投医!

谢谢邀请。2020赛季的足协新政还是具有一些积极意义的,像限薪令、外援政策、U21转会政策等相比以往是有进步的。但是从根本上看,足协的政策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出台一些能够有效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新政。
2020赛季足协新政
的主要内容一是限薪,国内球员顶薪税前1000万,国脚可上浮20%,外援税后300万欧。二是外援上场4、报名5、注册6、累计7。三是U21转会不限名额。这些政策相比以往有进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2020赛季足协新政对一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政策却是一点也没有涉及,还是比较遗憾的。
这些政策包括:

一、允许俱乐部组织青训球员组建二队踢职业联赛
二、联赛扩容,提高各职业俱乐部的比赛密度,以带动国足球员的体能。

三、彻底整顿裁判队伍,提高中超联赛的净比赛时间。

现在看,这一届足协很可能还是换汤不换药,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作用有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球俱乐部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球俱乐部政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